概述: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由Graham和Oppenheimer于1969年首次命名的一组原因不明的散发性成年起病的进行性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锥体外系、小脑、自主神经、脑干和脊髓。
本综合征累及多系统,包括纹状体黑质系及橄榄脑桥小脑系,脊髓自主神经中枢乃至脊髓前角、侧索及
周围神经系统。临床上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小脑、自主神经、锥体束等功能障碍的不同组合,故临床上可归纳为3个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统功能障碍的
纹状体黑质变性(SND),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Shy-Drager综合征(SDS)和主要表现为
共济失调的散发性橄榄脑桥小
脑萎缩(OPCA)。
实际上,这些疾病之间常常难以截然划分。Graham和Oppenheimer总结文献中具有类似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例,提出这3个综合征是不同作者对
神经系统一个独立的
变性疾病的分别描述和命名,它们之间仅存在着受累部位和严重程度的差异,在临床上表现有某一系统的症状出现较早,或者受累严重,其他系统症状出现较晚,或者受累程度相对较轻。
神经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各个系统受累的程度与临床表现的特征是完全一致的。目前,在MEDLINE数据库中,散发型OPCA、SDS和SND均归类在MSA中。
多系统萎缩 (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神经变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全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症状,病因不详。按照上述三组症状出现的先后和不同组合,MSA可分类为几组临床亚型,每个亚型过去曾被认为是独立病种,有各自不同的传统命名 (见表 3—5)。
MSA的确诊靠病理组织学证实,病理学标志是在神经胶质细胞浆内发现嗜酸性包涵体,其他特征性病理发现还有小脑 Purkinje细胞丧失和壳核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元丧失。病变主要累及纹状体-黑质系统、橄榄-脑桥-小脑系统和脊髓的中间内、外侧细胞柱和 Onuf核。MSA包涵体的核心成分为α-突触蛋白(α-synuclein),因此,MSA和帕金森病、Lewy体痴呆、Down综合征、Hallervoden-Spatz病一起分类为突触蛋白病 (synuclein0pathies)。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症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由于在起病时累及这三个系统的先后不同,所以造成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随着疾病的发展,最终出现这三个系统全部损害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表现。